2021年3月3日下午,中國海油總部大樓,一位白發蒼蒼、精神矍鑠的老人緩緩走上講臺,向臺下學員微笑揮手。從他出現在大廳內那一刻起,會場上就爆發出熱烈、持久的掌聲。在大家期待的目光中,中國海油黨史學習教育大講堂迎來了第一位授課者—已經96歲高齡的原石油工業部副部長、中國海油第一任總經理秦文彩。
山海之間盡忠誠
——訪原石油工業部副部長、中國海油第一任總經理秦文彩
記者:
秦總您好,聽說您已經有80年黨齡了,真是令人敬佩!現在全黨上下都在開展黨史學習教育,作為新中國石油工業創建發展的參與者和見證者,我們想知道,您是怎樣走上革命道路的?
秦文彩:
我在山西萬泉縣(今山西萬榮縣萬泉鄉)二區上小學五年級時,日本鬼子占領了我的家鄉。在學校兩位老師教育和鼓勵下,我參加了宣傳抗日活動,每天刷標語、喊口號等等。學校還曾派我到我的出生地—萬榮縣解店鎮上義村發動群眾,同各村百姓一起對偽縣長朱一民開展請愿斗爭,要求免除對老百姓的征兵征糧征款,并最終迫使縣長答應了我們的要求。后來我才得知,那兩位老師都是地下黨員。這些活動使我產生了朦朧的革命思想。后來日本鬼子對老家小山村進行報復,殺人放火,無惡不作。我親眼看到堂弟,被日本兵用刺刀捅了肚子,腸子都流出來了,捂著肚子回家后死了?吹嚼习傩辗孔颖粺,年紀大跑不動的小腳老太太被活活燒死等慘景,我再也不能安心讀書了,于是沒有向母親告別,就跟隨八路軍走上了抗日道路,那時我才14歲。在民運大隊參加抗日誓師大會后,我隨部隊出發,連續走了7個晝夜,轉移到了700多華里外的太岳抗日根據地,那次急行軍是我革命人生的起點。
1941年12月指導員馬維周、排長燕宏義介紹我入黨,1942年6月我轉為正式黨員。當時部隊的黨員都是秘密身份,入黨當天我們根據記號,來到村外的一個房間,記得當時有3名新黨員,指導員領我們宣讀入黨誓詞。這么多年過去了,我一直牢記當年的誓言,聽黨的話、跟黨走到現在。
記者:
大家都知道,您曾經當過兵,參加過抗日戰爭、解放戰爭,以及新中國成立后陜南地區的剿匪戰斗,后來石油師集體轉業您一直在石油戰線工作,并驕傲地成為中國海洋石油工業奠基者之一,在您的職業生涯中,最深刻的體會是什么?
秦文彩:
從參軍到現在,我的工作崗位變動了20多次。在部隊當過宣傳員、運輸員、連隊指導員、團政治特派員、師保衛科長、軍法處副處長等職務,大約有13次調動,在企業大約也是13 次變動,黨叫干什么就干什么。轉業到石油系統以后,我曾向余秋里(曾任中國石油工業部部長)建議,石油系統要繼承解放軍的傳統,在部隊里黨支部是建在連隊上的,現在到了企業,黨支部也要建在鉆井隊和車間。
“文革”期間,我關了3年“牛棚”,曾有一個局級干部貼我大字報,說我是漏網的右派,我只是一笑了之。對我說三道四的不實之事和不實之詞,我都置之不理。后來四川威遠氣田著火,我和張文彬(原石油工業部黨組副書記、副部長)等“走資派”一起奔赴前線參與滅火,我們并不在乎自己的委屈與傷痛,只想讓國家的損失減小一點。這段經歷讓我深刻地體會到,黨的領導任何時候只能加強不能削弱,還有思想政治工作也不能削弱,要堅決糾正淡化黨的領導、削弱思想政治工作的傾向。
記者:
大家都知道您是石油師出身,從軍人到石油人,這兩種身份之間存在很大差異,您是如何處理這種職業身份轉換的?
秦文彩:
我的辦法很簡單,就是無論干什么工作首先要懂這份工作,并努力學習相關業務,向實踐,向工人,向技術干部,向專家等一切懂行的人學習。我剛到玉門油田的時候,曾拜鉆井工人勞模郭孟和為師,并向蘇聯專家維蓋林、羅馬尼亞工程師莫依塞、井隊長布爾單,以及巴法耶夫鉆井隊的同行請教學習。當 時我是鉆井處副處長,大家給我的綽號是“處長學生”。那會兒我白天工作,晚上去夜校學文化, 很快掌握了鉆井技術,并總結出了“流水作業法”,當時還印制成了小冊子,可惜文革時全銷毀了。1955 年,我在西安還專門向習仲勛、陳云等領導匯報過這個創新,因此我又有了一個“鉆井專家”綽號。后來在四川、阿爾巴尼亞、遼河、渤海灣等地,我指揮處理了5起井噴事故,于是又被大家稱為“滅火專家”。
這么多年的工作經歷讓我堅信,堅持黨的實事求是路線,做任何工作和事情,都要做得腳踏實地,不能弄虛作假,不能自欺欺人。
記者:
能感覺您對黨的事業飽含忠誠與熱愛,這些就是支撐您戰勝任何艱難險阻的動力吧?
秦文彩:
是的,信仰、信心和決心是非常重要的。在戰爭年代,我們曾近距離同敵人交鋒,有一次戰斗,指導員犧牲了。在追悼會上,我難過得講不出話來。上黨戰役時,我的連長也犧牲了,我和副連長都受了傷,我們連上戰場的時候有80多人,回來時只有40多人,這是我最痛苦的一次戰爭記憶。但那次我深思了許多,后來我寫了一篇《信仰的力量》, 用到了毛主席詩詞中的一句話:“為有犧牲多壯志,敢叫日月換新天!备锩褪且寻咨目植罁Q成紅色的中國,革命就是以革命的武裝消滅反革命的武裝,犧牲也是光榮的。
1942年下半年我得了傷寒病,當時全團因為這種病減員400多人;后來我又得了疥瘡病無醫無藥,是老百姓給了偏方,還送來些硫磺在火里燒熏一整晚,病情才慢慢好轉。1943年根據地遭蝗災,蝗蟲飛起來能遮住太陽,飛過玉米地后玉米就只剩光稈了,我們只能吃糠吃野菜。我在武工隊擔任副隊長期間,負責在敵占區建立民主政權,發展地下黨員,為根據地籌糧。當時敵人進村建立維持會,是老百姓掩護了我,才沒有被敵人發現。這些事實說明,軍隊離不開人民,軍隊和人民的關系,就像魚兒離不開水一樣。這些往事使我深刻認識到: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中國,只有共產黨才能救人民于水火,才能讓人民過上幸福生活。
記者:
您當年主導海洋石油對外開放, 在海上同外國公司合作勘探石油,這段歷史在新中國石油工業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一頁。作為當事人,在大量雜音中,突破 “禁區”是不是很難?
秦文彩:
1978年3月石油代表團訪問美日回來后,我們向黨中央、國務院直接做了匯報,中央肯定了我們邀請外國公司帶設備、技術、專家來華投資,合作開發海洋石油的思路。在中央支持下,我們即開始進行各種準備工作,當時對外合作的合同和法律制度都是空白,都要從頭做起。從1978年3月起到1982年2月,歷經3年多準備,中國海洋石油總公司終于宣告成立。
海油創建初期, 國內存在大量反對與國外合作開發海上油田的聲音,于是我們做了大量的宣傳工作。那段時間我走訪了40 多個部委,宣傳口、經濟口、石油口,我都作了匯報,這樣反對之聲才漸漸平息下去?偣境闪⒑,還向全國人大常委會匯報過,得到了最高權力機關的批準,后面的工作才能往下推進,而這一路走來遇到的各種阻力難以計數。直到外國公司開始參與投標并順利完成了4次招標會后,石油領域對外開放方慢慢被大家接受和理解。
我離休后,和寫作小組的同志一起完成了幾本書,記錄這些過往的歷史,大家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看。最近新出版的《中國共產黨簡史》,大家也應可以找來認真學習。
記者:
秦總,您今年已經96歲了,在您面前,百萬石油員工都是年輕人,作為一名老黨員,給咱們石油行業的 “年輕人”再講兩句心里話吧?
秦文彩:
希望石油戰線上的同志,認真學習黨史,樹立堅定信念、信仰、信心,走好自己的人生路。牢記只有共產黨能夠救中國, 建設中國,使中國富強,人民幸福過上好日子。也希望大家遵循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, 不忘初心、牢記使命,攻堅克難,開拓創新,以優異的成績慶祝中國共產黨建立100周年,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奮斗。